中学老师被隐形歧视没有高考出题话语权
来源:学大教育 时间:2016-03-28 18:11:25
高考一直是两会代表的热门话题。今年又有代表提出要尽快恢复全国统一命题。厦门大学考试研究中心主任刘海峰先生近日也在媒体发文:“全国统考有利于高考公平”。对此,坊间也有不同声音,认为分省命题更好。
依笔者浅见,高考究竟由谁来命题,并不是根本,也不是关键——不管是全国统一命题,还是分省命题,其目的都是一样,结果也是一样的。问题的关键在于,不管谁是高考命题者,试题都要“接地气”。
所谓接地气,一是高考题目一定要结合中学教学现状,与中学教学接轨;二是高考题目一定要结合现实,跟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。作为一线中学教师,笔者常教高中毕业班,对全国卷和分省卷都比较熟悉,感觉它们都存在这方面的不足。
笔者是语文教师,现在想阐明这个问题,当然要拿语文说话。
这不是笔者个人的观感,几乎是所有语文老师的共识:现在高考语文跟中学语文教学基本脱节。也就是说,你在中学教书越多越好,跟高考试题就越偏越远;因为高考从来就不考课本(有段时间连默写都是课外的)。
笔者曾经跟一位出过高考题的大学教授有过这方面的交流。他实话实说:“我们出题,是从来不管你们教什么和怎么教的。”在高考成为“指挥棒”的当下,这往往给中学语文教学带来巨大的隐患:教师失去教学方向,学生失去学习动力!这也是目前语文教学陷入困境的重要诱因。
无奈之下,语文老师每到高三只有避开课本,自订相关资料,模拟高考试卷,搞“题海战术”。明知道,这要做许多无用功,但还是硬着头皮这样做。也许有人会出面辩解:“教材之外出题,是为了更好地考测学生能力。”笔者觉得这是一种悖论:难道教材之内出题,就不能考测学生“能力”了吗?
另外,高考命题与现实生活脱离又是一个大问题。语文是最大众性的文化载体,按理说最好考。但历年高考事实证明,语文普遍“考不好”。症结何在?笔者以为这与试题严重脱离现实生活有关,过难过偏过怪。一些试题,不光作家学者不会做,就是像笔者这样的语文老师也常常把答案弄错。
去年,南方某省一现代文阅读题,原创作者看到答案后大笑:“这哪儿是我想的!”不少语文考高分的学生,事后不得不承认是“蒙”的,意味着下次考不一定有这么好的运气。作文题偏离现实生活更明显。有一年全国卷要求就环境污染问题写一封信,可是对偏远地区来说,没有环境污染要考生怎么写?无独有偶,2015年陕西高考作文题又是《给违反交规父亲一封信》,遭网友吐槽:一个说“老爸,请赶快买辆车”;一个说“他始终没有回信,因为不知道交规是啥玩意”。出现这种情况,到底怪谁?
所以,笔者强烈呼吁:高考不管谁命题,都一定要“接地气”。
据了解内情的人说,现在高考命题基本是大学教师“独当一面”,只是象征性邀请一些中学老师。大部分一线教师只有看题做题的份,根本没有什么“话语权”。这直接造成了高考命题与中学教学脱节、与社会生活脱离。如果自认为高考是大学选拔性考试,就可以不给中学老师“话语权”,笔者总感觉这是行业内的一种隐形歧视,长此以往对基础教育绝对不利;因为大学选拔的对象毕竟都是中学的教育对象。平等合作,共同命题,其结果才能相得益彰。
(作者为安徽省无为县襄安中学教师)
中学老师被隐形歧视没有高考命题话语权内容就是这些,更多教育类新闻请继续关注学大教育网站。
相关推荐
热门资讯

-
★2018年鄂尔多斯中考成绩查询入口开通
2018-08-01 -
★2018年内蒙古鄂尔多斯中考分数线公布
2018-07-19 -
★9月启用的新教材与旧教材有哪些不同
2017-09-08 -
2017年鄂尔多斯中考录取结果查询时间
2017-06-24 -
★鄂尔多斯职业学院2017年招生章程公布
2017-06-17 -
★鄂尔多斯生态环境职业学院2017年招生章程公布
2017-06-17 -
2017年鄂尔多斯中考时间安排【6月26-29日】
2017-06-03 -
鄂尔多斯生态环境职业学院招生章程
2016-12-21 -
2016年鄂尔多斯职业学院招生章程
2016-12-19
热门问题
-
青岛高二学生去学大教育补习怎么样?
2021-09-03 -
秦皇岛高二学生英语差如何能进步?
2021-09-03 -
乌海初三化学成绩差有必要补习吗?
2021-08-13 -
兰州初中生报假期班有什么效果?
2021-06-25 -
深圳学大教育辅导班的费用贵吗?
2021-06-25 -
太原高中生从几个方面选择托管班?
2021-06-18 -
中小学辅导机构哪家比较好?
2021-06-18 -
小升初数学学习技巧有哪些?
2021-06-04